6月30日至7月2日,广东省近百万考生在考场上执笔逐梦。而在同一时间,台中大墩国小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,教室灯光焕然一新——柔和明亮的LED平板灯均匀洒落,黑板上的字迹从未如此清晰。
“教室灯光环境直接影响学生视力发展和学习效率”,大墩国小林渊辉校长道出了教育者的共同关切。
教室灯改造:一场国家行动
2025年,全国多地教育部门将教室照明升级列为近视防控的核心任务:
厦门市完成全市超1.1万间教室改造,采用防频闪、防蓝光LED教室灯,实现照明均匀度接近自然光
温州实施全国首个教育照明团体标准,将眩光值要求从国标UGR≤19提升至UGR≤16,大幅降低视觉疲劳
国家疾控局联合教育部于6月启动全国教学场所采光照明“双随机”抽检,不达标机构限期整改
“今天早上一进教室就觉得超级明亮,眼睛舒服多了!”大墩国小学生的朴实话语,印证了专业教室灯对用眼体验的颠覆性改变。
中考考场外的照明保卫战
研究表明,学生每天60%-80%的学习时间在教室内度过,教室灯光质量直接影响视力健康与学习效率10。今年中考季,多地考场的照明改造凸显三大趋势:
1. 从“看得见”到“看得舒适”
传统荧光灯存在频闪、眩光、照度不均等问题,而现代LED教室护眼灯通过反射式发光技术,实现平面出光,彻底消除眩光10。
2. 从单一功能到智能生态
融合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教室灯系统,可随自然光变化自动调节亮度,使课桌面维持500lx以上健康照度,节能率达40%6
3. 从教室到全域覆盖
厦门等城市在改造教室灯的同时,在走廊设置“绿色眺望区”,室外设立“近视保护区”,构建立体护眼环境
明亮的教室灯下,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,是青春奋斗的协奏曲。
免责声明|部分文案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