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光环境改造聚焦黑板区域
黑板灯,这个曾长期被忽视的角落照明设备,正成为全国中小学光环境改造的核心焦点。7月14日,广元市朝天区教育部门对黑板灯技术参数进行重大调整;同一天,安徽省宁国市启动84万元教室护眼灯改造项目招标。
短短半个月内,滁州市第二中学发布智慧护眼灯采购安装招标公告,计划安装360盏黑板灯;寿县宣布投资90.3万元推进129间教室光环境改造;山西省翼城中学教室护眼灯改造项目公布中标结果。
一场以黑板灯为核心的教育照明升级浪潮正在全国悄然兴起。
被忽视的光盲区,黑板灯为何成为教室的关键短板?
在传统教室照明设计中,黑板区域往往被边缘化,仅依赖普通顶灯或侧灯补光。这种忽视导致三大痛点长期存在:
反光干扰使学生需频繁调整坐姿才能看清内容;眩光刺眼让教师长期视觉疲劳甚至流泪;照度不均导致黑板边缘暗淡,角落文字模糊难辨。
更严峻的是现实背景: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.7%,其中小学阶段已达35.6%。当学生眯眼辨认反光黑板上的字迹时,视力健康正悄然受损。
黑板灯的特殊性远高于普通教室灯——它需要精准控制光线角度、消除反光、确保垂直面照度均匀。一块照明不达标的黑板,无形中成为教与学的“视觉障碍区”。
政策驱动升级,2025年黑板灯改造进入爆发期
国家标准《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》(GB/T 36876-2018)早已明确规定:黑板灯平均照度需达500lx以上,均匀度≥0.8。今年暑期,各地改造项目进入密集落地期:
安徽宁国市教体局在招标中明确要求140间教室的黑板灯必须“优于国家标准”;陕西子洲中学投入39.8万元推进护眼灯改造,要求60天内完工。
广元朝天区项目将截标时间从7月18日延期至7月30日,为更多企业留出技术响应时间。这一调整侧面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黑板灯的需求激增。
7月31日,滁州二中启动840万元智慧护眼灯采购安装项目,黑板灯占比达三分之一,与教室灯形成三比一的科学配比。这些信号表明:黑板灯已从普通设备升级为教学刚需装备。
免责声明|部分文案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